![](https://n.kinliu.hk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n.kinliu.hk-man-0213-website-thumbnail-768x664.jpg)
「高德打車」殺入香港,引起的士業界不滿,有的士業界日前召開大會,要求政府停止白牌車平台運作,若下周三前未能獲滿意回覆,將於3月5日上午開始發起「暫停載客服務」,不少於5天。的士業界與網約車平台之間的矛盾,在過去幾年內已多次爆發,但未能得到妥善解決,這次再次引爆矛盾,政府必須要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,否則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。
![](https://n.kinliu.hk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n.kinliu.hk-89-768x432.jpg)
網約車的出現,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產物,網約車與的士雖然都是提供點對點載客的交通服務,但嚴格地講,兩者並不完全相同。網約車可以說是利用科技,創造出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,並且在市場上受到支持,呈現不斷擴展的趨勢。
時代的發展,科技的進步,令經濟、社會發生很大的變化,不只是的士業界受網約車衝擊,零售業也受到網絡電商的衝擊,傳統媒體受到網絡自媒體衝擊,電影業界受串流平台的衝擊,……。未來還會有更多行業,將會受到日益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、信息科技、機器人科技帶來的新的商業模式的衝擊。
![](https://n.kinliu.hk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n.kinliu.hk-90.jpg)
面對這類的衝擊,不同的業界當然會感到痛苦,但一味抗拒並不是好的做法,因為這只能加速被時代淘汰,更積極的做法,應是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,擁抱科技,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。
網約車的經營模式不斷擴展,對的士業界產生較強烈的衝擊力,這很容易理解。的士業界不希望網約車進一步擠佔其市場份額,應該遵循市場的規律,以競爭決定自己的前途,而非採用罷駛、脅迫等手段,逼政府禁止網約車服務。
香港的士業界自身存在許多問題,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得到決定,即使沒有網約車,也會逐步走向衰弱,直至被淘汰。舉例而言,香港的的士牌照,實際上已經成為其中一種在市場上炒賣的金融產品。
2015年,市區的士牌照炒高至723萬,其後也一直在500-600萬之間上落,擁有一個的士牌照,猶如擁有一層樓,可以讓財富迅速膨脹,不少車主關注的士牌照的價格,更甚至的士的服務。但這是否有利的士業界的健康發展?一部分的士車主之所以對網約車存有強烈的不滿,最主要的原因,也是的士牌照大幅度跌落,到今日已跌至大約280萬的水平,令一部分人遭受損失。
![](https://n.kinliu.hk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n.kinliu.hk--1-1-768x479.jpg)
的士業的這種發展趨勢導致業界出現許多問題,包括的士司機收入過低,很難吸引人入行,而的士業的服務水平也一再受到消費者質疑。網約車的崛起,並對的士業界產生衝擊,從某種角度看,不失為一件好事,有助推動的士業界自我改善服務,受益的是社會整體。
但網約車進入市場之後,也帶來的另一個問題,就是政府一直未能立法規範網約車的服務,這既不利於網約車的發展,同樣也不利於的士業界的革新。而網約車進入香港市場至今已十多年,政府已一拖再拖,令的士業界與網約車之間的矛盾越滾越大,這並非妥當的處理手法。
及早為網約車經營立法,讓網約車可以合法地經營,這是目前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。當然,網約車與的士不能視為完全相同的行業,的士業界要求政府用規管的士的規則,同等規範網約車,其中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。政府對於規範網約車經營,已經有超過十年的研究,社會討論也已超過十年,提出不少有益的意見。而且,世界在已有許多國家和地區,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鑑,政府不可再拖而不決。
文:文 武
資深傳媒人,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